新與舊
初訪基地時,設計師被已有建筑及其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所深深吸引。這群被竹海包圍的老建筑,其間距非常緊密,通過一條小巷串聯起來,每一棟房屋從內部看出去,都能看到竹子構成的景觀。這些建筑呈現著豐富的歷史感,古老的墻面和斑駁的窗戶都極富魅力,講述著它們古老的故事。
溫和的改造
設計師的思路是,用溫和的手法對已有建筑進行現代化改造,同時增強與周圍景觀之間的連接。原來的墻壁、門窗,在當地匠人的努力下,悉數保存并得以修復。設計師還在墻壁中增加了鋼結構,用以修復屋頂,屋頂結構和裝飾都采用了傳統的技術和材料。
室內增添的部分以獨立的形式區別于舊元素,讓客人可以清楚地“讀"出新舊關系。新增的地暖和現代化浴室讓空間更加舒適,與之形成對比的是,設計師盡量簡化其他功能,以減少對居住體驗的影響。這樣,客人可以不受電視和其他電子設備的干擾,而專注于與自然、朋友和家人的真實互動中。
此項目的核心是社會聯系,因此設計師為共度時光創造了許多可能性。例如,與朋友燒烤的戶外空間,與家人閑聊的客廳,以及安靜而私密的獨處空間。在各個場景中,設計的注意力都在景觀與現有建筑的連接上。
日光
置身于繁忙喧囂的都市之外,希望客人可以在此體驗到四季變化的韻律。老式建筑中的木窗設計依然沿用,而新增的窗戶則用金屬細框包圍予以區別,以此增加室內的采光量。
新窗戶的位置也是設計師考量的重點,它需要滿足在室內特定位置可以透過窗戶獲取景觀的要求。例如,在床上和沙發上的視野,或是淋浴時望向窗外的山谷,都能有如同畫卷一般的景觀。我們抬升了屋頂,使其脫離墻體,從而形成一個更有空間感的室內。建筑四面都裝有天窗,讓散射的光線輕柔地滲透到空間深處,客人能從屋頂的各個角度欣賞室外的竹林,讓人與景觀產生恒定的連接。
場所與環境
原有的村屋有2棟結構損害嚴重,無法通過修復再利用。因此,設計師將新建筑視為與鄉村、自然之間建立對話的機會。
2座新建筑物的位置緊鄰進山路線,承載接待及酒吧等休閑功能。建筑形態被視為經過水和風的洗禮從山坡上暴露出來的巖石,表面是粗糙的混凝土,與村里其他建筑的傳統夯土外墻形成鮮明對比。
在這里,設計師推崇能與自然融合的飾面材料,承載著雨、陽光和雪的影響,為外立面添加自然的古色。這意味著,隨著時間的流逝,外墻將成為自然的一部分,建筑與自然之間的邊界將變得模糊起來。
框架窗景的創建,使竹林成為室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白天,日光投射在墻面上形成移動的光影;當夜色降臨時,客人可以透過窗戶觀看閃爍的星空,豐富旅人于此的點滴回憶。
“月色朦朧燈火喧,星光閃爍映蘭軒?!眰鹘y燈籠文化構成燈光設計的靈感和出發點,而新建筑則被看作是為旅人指引方向的燈塔。無論人們從哪個方向接近它,它都歡迎人們進入其中。杯酒江湖,變換的燈光顏色暗示著空間功能的轉變,也是對空間中正在發生的動態及空間氛圍的直接示意。
流云鄉墅的建筑及空間是當地工藝和文化的技術產物。幅員遼闊的中國有著多姿多彩的文化、地貌與人群,因此永遠不會存在一種可以適用于所有環境的解決方案。MDO著力研究與理解其中的細微差別,將可為每個場所打造獨一無二的設計。
上一信息:數字孿生技術應用的廣泛場景
下一信息:藝術于科技共生訪對話錄
相關推薦